【彭林】三求包養app星堆扭頭跪坐銅人頭飾中的“頍”與“纚”

三星堆扭頭跪坐銅人頭飾中的“頍”與“纚”

作者:彭林(清華年夜學首批理科資包養甜心深傳授、浙江年夜學馬一浮書院兼任傳授)

來源:《光亮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六月初八日戊寅

          耶穌2024年7月13日

 

 

 

《河南鹿邑縣太清宮西周墓的發掘》一文所載虎形跽坐人像。作者供給

 

 

 

三星堆扭頭跪坐銅人(正面)。作者供給

 

 

三星堆扭頭跪坐銅人(右側面)。作者供給

 

 

 

圖1

 

 

 

圖2

 

 

 

圖3

 

2021年5月,三星堆遺址四號祭奠坑出土3件銅扭頭跪坐人像,鉅細、外型分歧,通高29.9厘米,身體略向左後方傾斜,頭微頷并扭向身體右側,年月年夜約在商代早期,人物抽像真切,刻畫細膩。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討院《三星堆遺址四號祭奠坑出土銅扭包養感情頭跪坐人像》一文介紹,銅人頭部的盤發向上梳理,被一塊有紋樣的“寬帶狀的長條狀織物纏繞而上,惋惜頭發上端折斷不存,已無從得見全貌。”此外,頭像額部還有一條被稱為“系帶”的織物。兩條織物的功用為何,當若何定名?對于解讀該銅人的性質,至關主要。

 

“寬帶狀”織物即禮書包養管道所見之“纚”

 

用細線紋表現的銅人頭發被整齊地向上梳理,然后從頭左后側逆時針繞頭一周,再由左前側束發向上;還有一塊有紋樣的寬帶狀的長條狀織物與長發纏繞而上。鄙見,此“寬帶狀的長條織物”,當是禮書屢屢說起的“纚”。

 

《禮記·內則》記男人逐日夙起梳洗、穿著的流程以及飾物云,“雞初鳴,咸盥、漱,櫛、縰、笄、總,拂髦、冠、緌、纓、端、韠、紳”,孔疏云:“此經所陳,皆依事前後。櫛訖加縰,縰訖加笄,笄訖加總,然后加髦,著冠。”縰,同纚。簡言之,先櫛發,再加纚,挽成發髻后再插笄固定。女性發飾亦有纚,《儀禮·士昏禮》云:“夙興,婦洗澡,纚、笄、宵衣以俟見。”《儀禮·士冠禮》冠禮三加,纚則為必備之飾物。惟有喪事要往纚,《儀禮·士喪禮》“主人髺發,袒,眾主人免于房”,鄭注:“髺發者,往笄纚而紒”。足見纚在日常生涯中為不成或缺之物。

 

纚的色澤與形制,《儀禮·士冠禮》說是“緇纚,廣終幅,長六尺。”緇,玄色。纚,《說文》云“冠織也”,是專為冠冕而做的織物。緇纚,即黑繒,其寬度為“終幅”,終是充、滿,即完全的一幅,周尺為二尺二寸;長度為六尺。纚的規格取一幅寬、長六尺的來由,鄭注說“足以韜發而結之矣”,即鉅細寬窄適用于一切人。賈疏將六尺之長與人的身高聯系:“人之長者不過六尺,纚六尺,故云足以韜發。”賈疏以為人高以六尺為極限,故纚長六尺。《說文段注》云:“冠織者,為冠而設之織成也。凡繒布不須翦裁而成者謂之織成。”“此纚蓋織成。緇帛廣二尺二寸、長只六尺,不待翦裁。故曰冠織。”段玉裁認為,緇纚是一種尺寸較短、可直接用于冠弁的制製品,似與身高無關。

 

纚若何加于首?經無明文,鄭注說是“韜發而結之”。韜,從韋,舀聲,《說文》說是“劍衣”,即躲劍的革囊。韜,經典或作縚,《儀禮·士昏禮》“姆纚笄宵衣在其右”,鄭注:“纚,(圖1)發。”而《經典釋文》云“本又作(圖2)”。胡培翚《儀禮正義》引阮元《十三經注疏校勘記》,指韜與(圖1)“二字音義附近,故古多通用”;“(圖2),本訓滑,因弢而轉為(圖2),從省也。(圖1)則弢之俗字”。胡培翚以(圖2)為弢,引《說文》弢為“弓衣”之說,將(圖2)與韜混為一字。這般,凡以物進囊,均可稱韜;纚的形制當如囊,韜發,包養條件便是將頭發盡進此中。段氏又說“《集釋》作韜,與嚴本同,不誤”,由此從文本上斷定“韜”為韜發之本字,將鄭注所謂“韜發而結之”,斷定為“囊發”。賈疏:“既云韜發,乃云結之,則韜訖乃為紒矣。”

 

鄭賈韜發之說,到此為止。至于冠前為何須韜發,若何韜發?則語焉不詳,年夜而化之。今掩卷細思,而知其說頗有可商之處。其一,凡人之發,極少有六尺之長包養網dcard。醫學研討表白,人發不克不及無限增長,普通長至五六十厘米后即自行脫落,另生新發。故六尺之纚內,僅有三尺之發,別的三尺之纚,乃無用之部,留作何用?其二,韜發后挽髻,是挽六尺之纚,抑或纚內三尺之發?

 

絕年夜多數學者對鄭賈之說堅持緘默,然猶有學者質疑,如包養網車馬費《內則》孔疏似已留意到鄭注的問題,故引盧文弨對纚的解讀,“所以裹髻承冠,以全幅疊而用之”,并云“未知孰是,盧說為優”。盧說與鄭注判然不同,包養違法認為纚的感化并非韜發,而是“裹髻”,目標在“承冠”;裹髻的方式,則是“全幅疊而用之”,便是將纚折疊至合適的鉅細,然后裹于髻上。孔疏顯然傾向盧說。鄭注稱纚為“今之幘梁”,其制后世猶有遺跡,如《急就篇》卷三“冠幘簪簧結發紐”,顏師古注:“幘者,韜發之巾,所以整嫧發也。常在冠下,或但單著之。”《揚子·方言》:覆結謂之幘巾。《廣雅》:承露幘,覆結也。上引諸說,皆以幘梁為覆髻之物,盧氏質疑“韜發”的公道性,不為無稽。

 

再如,宋人張淳《儀禮識誤》從文字上發疑,認為此前的文本,“不為(圖2)則作(圖1)。今之為韜,未知孰據”,婉言當作“(圖1)”,韜未必是本字。張淳此問,觸及纚的用法包養甜心網的解讀標的目的,惋惜未惹起學者留意。

 

前人包養價格ptt用字寬,故多通假。韜字的通假,能否還有其他能夠?鄙見,文獻(圖1)多與绹通,《方言》卷九:“車紂,自關而東,周洛韓鄭汝潁而東,或謂之曲绹”,錢繹箋疏:“(圖1)、韜,并與绹同。”《廣雅·釋器》“(圖1),索也”,王念孫《疏證》:包養女人“(圖1),與绹同。”《讀書雜志·荀子第一榮辱·陶誕》:“(圖1)即宵甜心花園爾索绹之绹。”

 

绹訓索、繩索,繩索均為絞合而成,故亦訓絞。《小爾雅》:“(圖1),索也。”《詩·豳風·七月》“宵爾索绹”,毛傳:“绹,絞也。”《孟子·滕文公上》趙岐注、《荀子·粗略》楊倞注引《七月》之绹,均同毛傳。朱熹《詩集傳》:“绹,索也。”《爾雅·釋言》:“绹,絞也”,郭璞注:“(圖1),謂糾絞繩索”;邢昺疏:“(圖1),謂糾繩索也。”(圖1)同絳、縧,故或可訓絲帶。

 

三星堆銅人的盤發外型,斷非戲玩長發的無聊之舉,而是《內則》櫛與纚的環節的寫實,頭發絲絲清楚,顯然已經過“櫛”,纚與長發纏繞向上,恰是“绹發”的環節。绹訓絞、糾繩索,正與銅人像纚與長發相絞之狀相合,當是為盤髻插笄做準備。三星堆銅人之發帶,雖寬度不及禮經之纚,但增年夜發絲之間摩擦力之功用完整雷同,故唯有纚可以當之。這般,則經義渙然冰釋。

 

“額頭系帶”即禮書所見之“頍”

 

三星堆銅人頭部還有一根窄條飾物,從前額向兩側周繞,右至后腦削平處,左至左耳后,未包養網車馬費至削平處,看似不曾連結,發掘報告稱之為“系帶”。鄙見,此物當即《士冠禮》中的“缺項”,鄭注:

 

甜心花園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笄者,著頍,圍發際,結項中,隅為四綴,以固冠也。項中有(圖3),亦由固頍為之耳。今未冠笄者著卷幘,頍象之所生也。

 

鄭云,缺讀如《詩·小雅·頍弁》“有頍者弁”之頍。頍字何義?毛傳:“頍,弁貌。”以頍為描述弁的樣貌的副詞。萬斯年夜、吳廷華、蔡德晉、亂世佐等認為,頍乃“缺”義,指冠后擺佈出缺,不相連續,并非別有一物(《儀禮正義》)。然《士冠禮》中,缺項是與青組纓、緇纚、皮弁笄、爵弁笄、緇組纮同等置于統一篋中,實有其物,不成能是虛字,故鄭注認為,頍是專用的飾件名。頍在東漢已掉傳,鄭玄據漢代尚存的卷幘的用法做了推測:“頍,圍發際,結項中,隅為四綴,以固冠也。”賈疏:“明漢時卷幘亦以布包養一個月價錢帛之等圍繞髮際為之矣。”依鄭注,頍的包養網VIP著法,是用布帛或革條沿發際從額前向擺佈后側圍包養留言板繞,最后在項的中部打結。可見,頍的基礎感化,是將發際線與鬢角四周小股散亂的頭發壓住,這顯然有妝容的考慮。

 

此外,禮書說起,有兩個與頍的功用相關的附件:

 

一是在頍的四隅“為四綴”,感化是“固冠”。冠禮三包養意思加,首加緇布冠、再加皮弁、三加爵弁。皮弁、爵包養違法弁,均用笄固定,而緇布冠乃是一塊緇色的布,并非正式的冠,在冠禮上只是儀節性地加于首,冠禮畢,即棄置不消。緇布冠其實是一塊的黑布,無法用笄固定于首,故在頍的四角綴以短帶,與緇布相縛,使之不致失落落。

 

二是項中有稱為“(圖3)”的物件,賈疏認為便是結,感化是“固頍”。頍的用法,是從前額圍向后腦,但在項中并不連接,呈斷缺狀,故又稱“缺項”。其緣由,殆是人腦的圍圓相往很年夜,頍很難用統一的尺寸。為了將包養違法出缺口的頍拴住,賈疏云:“頍之兩頭皆為(圖3),別以繩穿(圖3)中,結之,然后頍得堅固。”

 

《士冠禮》“始加”節:“櫛,設纚”,然后“賓筵前坐,正纚”,接著,賓為冠者加緇布冠,“興,復位;贊者卒”,鄭注:“卒,謂設缺項、結纓也。”賈疏:“此謂緇布冠無笄纮,直頍項,青組纓屬于頍,故卒者終頍項與結纓也。”可見,在緇布冠加于首之后,還要“設缺項、結纓”,此時,缺項的感化有二,一是壓住緇布,以防失落落;二是冠之纓帶從頷下繞過,兩端結于頍。

 

銅人此窄帶狀飾物,與鄭、賈關于頍的描寫年夜體分歧:從前額的發際開始向后合圍,但未在項上打結,兩頭明顯斷開,正應了“頍”在項上斷缺之義。

 

曾有學者將頍釋為“總”,此說有可商之處,鄭注:“總,束發也,垂后為飾。”孔疏:“總者,裂練繒為之,束發之本,垂馀于髻后,故以為飾也。”加總,所束之處為“發之本”,束后作為裝飾“垂馀于髻后”,而非在包養平台項上,且有“以為飾也”的意思,此外與纓帶亦不連屬,當是還有一物。

 

銅人刻畫的是典範的華夏文明

 

上古華夏先平易近,無論男女,平生均不剪削頭發,包養金額各地處理頭發的方法重要有四種:一是披發,即聽之任之,不作任何處理,《論語》所說“披發左衽”之長期包養台灣包養網四裔,即屬此類;二是斷發,殷周之際,周太伯所往之荊蠻(后世稱“吳”)即有“斷發文身”之俗;三是梳成若干條辮子,今非洲、亞洲等地猶有保存此類習俗的平易近族;四是盤發,此為秉持“身體發膚,受之怙恃,不敢毀傷”(《孝經》)的理念的華夏之平易近所獨有,方式是將頭發向上梳理、再纏繞挽成發髻,然后拔包養妹出簪子固定。至發明冠冕后,又將冠冕加在發髻之外,再用簪包養一個月子將兩者固定在一路。

 

江永云:“前人不露發,必韜而結之,繞為髻,乃著冠。”由于頭發有油性,將其挽成發髻后極易散滑,形狀難以固定。為此,前人在梳發之后绹發,將“纚”與頭發纏繞,意在通過從發根到發梢、頭發與繒帛縱向絞合,摩擦短期包養力增年夜,令頭發收緊包養網站,使發髻形狀始終堅持穩定,不致散亂。秦陵兵馬俑所見秦漢之際的男人發型,不乏從各個標的目的將頭發編成辮子,然后匯總于頭頂者,目標亦是使頭發分段、分區聚緊,以便在劇烈的軍事活動中堅持穩定。

 

三星堆扭頭銅人展現的,恰是華夏地區貴族通行的绹發為髻的情形,堪稱是以頍整齊發際,以纚與發纏繞的特寫。銅人兩手手掌相向分開,掌間當原有嵌進之物,惜已朽爛無存包養網站。鄙見,掌間本來當有“T”形之物,下端拔出掌間空地,上端略如小型平臺,上放笄、冠等物,以示設冠儀式之全過程。

 

我們認為,扭頭銅人負載的發飾文明是華夏文明,還有一主要佐證,是其包養網比較坐姿、服式亦屬于典範的華夏文明,來由如下:

 

其一,坐姿為屈膝跪坐,與殷墟出土美女雷同,連十個腳趾反扣于地的細節亦完整分歧;

 

安陽侯家莊商代后期甲種Ⅰ式年夜型墓出土的白年夜理石雕像,頭部殘缺,作跽坐狀。年夜領衣,右衽,腰有寬帶,下身外著裙。衣領、包養sd袖口、襟緣、下擺、腰帶等處,均有刺繡的花邊。

 

其二,衣服為上衣下裳、右衽、腰有束帶,是典範的華夏服式。發掘報告稱跪坐人所穿衣服有3件,上著外衣,下著短裙,短裙上包養價格ptt顯露另一件服飾的下擺,腰間系帶,結袢于腰前。下身包養俱樂部外衣圓領左衽,左襟下擺略長,前擺搭至襠部,后擺包臀。下身短裙搭至膝前,另一件服飾下擺與短裙齊平,分片搭在擺佈年夜腿上,認為上衣為左衽,誤。上衣樣式雖有部門被手臂遮擋,但重疊于腰際的衣襟,明顯為左擺壓右擺,當為右衽無疑。

 

其三,下身衣服環繞衣邊(衣領、前襟、袖口、下擺)飾兩圈雷同的紋飾,從邊緣向內順次為交錯V形紋和卷云紋,兩組紋飾以三條平行的弦紋為界朋分開來,紋飾走向依服飾邊緣。卷云紋每兩個一組,每組內中間對稱。頭部的發帶以兩條弦紋為界,中飾云雷紋。這種服飾的部位與紋飾風格,與安陽侯家莊所出美女屬于同類,通體是典範的華夏服式。

 

要之,此三星堆扭頭銅人的坐姿與服式乃典範的華夏文明人物的抽像。

 

《儀禮》《禮記》所見纚與缺項,經文語焉不詳,其物鄭玄之時即已亡佚,故不得不舉東漢猶存的卷幘與幘梁為比況。學者讀之,每有云山霧罩之感,因此糾纏不已。尤其不幸者,至孔穎達、賈公彥做新疏時,卷幘與幘梁亦已亡佚,故唯有重復鄭注,不克不及置喙。今山水效靈,地不愛寶,有三星堆扭頭銅人出,得見绹發之實物證明,千年迷霧,一朝澄清,令人感歎不已。

 

責任編輯:近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