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ab42732b85c0.93852105.
——2014年2月11日在湖州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湖州市代市長 陳偉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3年主要工作
過去的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和歷史罕見的重大自然災害,全市上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轉中求好”總基調,深入實施“八大專項行動”,扎實開展“兩看兩比”活動,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包養大城市建設取得新的成就。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803.2億元,比上年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1070億元,增長1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6.2億元,增長13.1%;外貿進出口總額95.3億美元,其中出口80.9億美元,分別增長9.3%和9.5%;財政總收入271.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4.7億元,分別增長10%和1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2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9044元,分別增長9.8%和10.8%;城鎮新增就業5.82萬人,登記失業率3.07%;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1%;人口自然增長率2.2‰。預計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例達到2.3%,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5%,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2.8%、 包養網2.8%、 3.5%和4%以上。除固包養網車馬費定資產投資等個別指標外,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主要預期目標順利實現;十方面民生實事項目全面完成;寧杭高鐵建成通車,我市跨入“高鐵時代”;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取得積極進展,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通過專家組考察評估。(一)經濟轉型升級扎實推進。以有效投入促進經濟增長。統籌浙商回歸、外資利用、央企合作,推動招商引資聚焦“大好高”項目,到位省外浙商回歸資金144.6億元、外資10.6億美元,新簽約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6個。開展“百個項目、百日攻堅”行動,市重點建設完成投資474.6億元,工業“雙十雙百”、服務業“雙百”計劃均超額完成。提升產業平臺集聚功包養金額能,南太湖產業集聚區優化提升、省際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開發建設扎實推進。加強重大項目用地包養網保障,新增建設用地指標2.4萬畝,盤活存量建設用地5129畝,批而未供土地凈減少435包養合約2畝。安吉獲得“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稱號。強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新增金融機構貸款231.5億元,完成直接融資121.4億元,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組織穩步發展,民間融資規范管理試點扎實推進。
以工業強市引領產業升級。加快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六大重點特色產業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2.1%,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11.8%和14.4%,南潯電梯等一批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印染、造紙、制革、化工四大行業列入淘汰計劃的76家企業全部關停到位,吳興區織里童裝產業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包養條件,長興縣成功打造“全國粉體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出臺加快服務業發展“20條”,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提高到40.2%。農貿市場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完成,湖州文化發展集團、旅游發展集團相繼成立,安吉縣成為國家鄉村旅游度假實驗區,浙江省長三角金融后臺基地落戶德清。大力發展品質農業,新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10.4萬畝、現代農業園區8.3萬畝,農技研發與推廣體制機制創新改革試點扎實推進,湖州農業科技園區晉升“國字號”,吳興區被列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出臺支持開放型經濟發展“20條”,外貿出口穩定增長,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
以創新驅動增強發展活力。出臺創新驅動發展“22條”,推進科技創新“六個一”重點工作,我市入圍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和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加強創新平臺建設,省級現代物流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掛牌設立,德清省級科技成果轉包養網dcard化實驗區加快建設,長興國家大學科技城、安吉科教文新區建設全面推進。強化政產學研金合作,與中科院、浙江大學等大院名校的合作不斷深化包養軟體,市本級首家科技銀行組建成立。制定優化企業人才服務“10條”,新引進“南太湖精英計劃”領軍人才79名,新入選“國千” 6人、“省千” 9人。大力推動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提升創新能力,新認定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62家。實施“四換三名”工程,在創新發展中培大育強、扶小促優,納稅超千萬元企業新增51家,達到370家,包養網單次其中超億包養網單次元企業18家;完成“個轉企” 6060家、“規下轉規上”包養價格 229家、“限下轉限上” 252家。
(二)城鄉環境面貌持續改善。城市功能品位不斷提升。統籌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杭長高速公路北延項目正式開工, 318國道改線工程加快實施,長湖申航道浙江段擴建工程全線建成。有序推進湖州中心城市重點城建項目,梁希森林公園一期建成開放, 10個老小區綜合整治全面完成,新浙北、東吳國際相繼落成,外環線、奧體中心等建設步伐加快。整體推進中心城市建設,湖州開發區綜合交通樞紐區塊框架全面拉開,太湖度假區濱湖開發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吳興東部新區建設持續推進,南潯城區功能形象切實改善。全面治理城市交通擁堵,打通了一批斷頭路,改善了一批擁堵點,全市投放公共自行包養網ppt車5550輛。中心城區集中整治百日行動取得實效,“數字城管”系統建成運行。三縣城市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織里鎮、新市鎮小城市培育試點不斷深化,中心鎮發展改革加速推進。
美麗鄉村建設繼包養續深化。新建成市級美麗鄉村94個,安吉成為全國首個美麗鄉村標準化創建示范縣,德清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中心村建設加快推進,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和利用工作進一步加強。完成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復墾1.7萬畝。市區美麗鄉村路建設行動啟動實施,全市農田水利五項標準化工程和氣象現代化建設加快推進,農用電力線路改造工作全面開展。新創建五星級農村社區服務中心90個。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綜合配套改革,八里店南片新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不斷深化,南潯城南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驗區建設全面啟動,全市村級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率達到53.7%。
城鄉環境整治扎實推進。完成舊住宅區、舊廠區、城中村改造1844.6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筑851.4萬平方米,“三改一拆”實現“三年任務一年完成”。全面開展“四邊三化”和“清理河道、清潔鄉村”行動,一批環境“臟、亂、差”問題得到集中整治。組織實施河道清淤疏浚保潔等治水十大工程,全市河道逐一落實“河長制”,水環境治理工作基本實現“近期潔”的目標。成功列入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四大重點水利工程全部獲批立項包養。在全省率先開展大氣復合污染防治工作,建筑揚塵、機動車尾氣治理等十大工程扎實推進。鐵腕推進礦山企業綜合治理,拆除無礦山加工機組253套,建筑石料出港外銷量壓縮40%以上。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實施生豬、溫室龜鱉養殖“雙控”管理。全面推進生態創建工作,順利通過省級生態市技術核查。
(三)社會民生事業加快發展。民生保障持續強化。實施高校畢業生創業引領計劃,推進失業預警試點工作,就業形勢保持穩定。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社會養老、醫療、失業、低保待遇水平得到新提高,在全省率先開展覆蓋城鎮職工、城鄉居民的大病保險試點。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房項目46個,完成農村困難群眾危舊包養網房改造1111戶。教育現代化建設加快推進,發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完成,政府助學工程深入實施。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建成農村文化禮堂116個,“文化走親”項目榮獲第十六屆全國“群星獎”,文化發展指數提升至全省第三位。群眾體育蓬勃發展,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重大賽事成功舉辦。實施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成103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縣級以上醫院“一號通”系統建成使用。聯合國人口基金“第七周期”項目扎實推進,“幸福家庭”促進計劃深入實施。殘疾人以及慈善、紅十字等事業取得新進步。
社會建設不斷加強。實施社會管理重點項目建設三年行動,完善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開展“排查整治、強基促穩”專項行動,“平安包養合約湖州”建設取得新成績。“六五”普法深入推進,法律援助不斷加強。繼續開展公安惠民十大行動,民意導向型警務模式創新發展。德清戶籍管理制度改革試點穩步實施、取得實效。流動人口、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和誠信管理機制建設,開展食品安全“強網清源”行動,公共安全得到有包養效保障。雙擁工作以及國防后備力量建設不斷深化,對口支援以及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等工作取得新成績。特別是有效應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和持續高溫干旱、強臺風“菲特”等重大自然災害,把損失降到了最低。
(四)政府自身建設切實加強。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等各方面的監督,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辦理質量進一步提高。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新取消市級審批事項19項、下放83項、合并36項,審批服務效能進一步提高。整合建立“12345政府陽光熱線”,全力打造“24小時不下班的政府”。嚴格執行中包養條件央“八項規定”和省、市辦法,建立影響機關工作作風和效能行為問責制度,初步測算市級“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2.6%。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包養網,進一步規范公共資源交易,懲治和預防腐敗包養女人體系建設深入推進。
各位代表!一年來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以及各方面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克難攻堅、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外來建設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以及離退休老同志、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駐湖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湖州發展的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中面臨不少矛盾和困難,工作中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臺灣包養網足,主要是:市場需求明顯減弱,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少數企業困難加劇;有效投資增長乏力,特別是“大好高”項目不多,經濟發展后勁不足;經濟結構性、素質性矛盾突出,傳包養甜心網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包養甜心網;節能減排形勢嚴峻,治水、治氣和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民生改善離群眾期望還有差距,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依然不少;政府自身改革步伐亟待加快,轉變職能、提升效能以及加強政風建設都需要不斷向縱深推進。我們有堅強的決心,有必勝的信念,一樁樁、一件件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二、2014年工作總體要求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改革紅利不斷釋放,特色發展潛力巨大,機遇面前必須乘勢而上。經濟下行壓力不減,區域競爭更為激烈,挑戰面前必須迎難而上。我們一定要高舉改革這面大旗,緊扣發展第一要務,用足用好區位、交通、生態、人文組合優勢,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更加扎實有為地做好政府工作,向全市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
按照市委七屆五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各項決策部署,突出聚力發展主題,把握穩中求進基調,激發改革創新動力,著力建設工業強市、優化生態環境、加快城鄉一體、增進民生福祉、強化作風保障,以積極進取精神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建議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力爭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外貿進出口總額、出口額均增長7.5%;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均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5%以上;城鎮新增就業4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省價格調控目標保持銜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例提高0.13個百分點;節能減排完成省下達任務。
按照上述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經濟社會發展要堅持穩中求進、改中求活、轉中求好,政府工作要做到“五個堅定不移”:一是堅定不移抓改革、增活力。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突出政府自身改革先行、經濟體制改革牽引,著力在要素配置市場化、城鄉發展一臺灣包養網體化等包養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上取得突破,全面釋放改革紅利。二是堅定不移抓發展、強經濟。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抓牢項目建設牛鼻子,著力擴投資、拓市場、興實體,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努甜心花園力做大經濟總量、增強發展實力。三是堅定不移抓治水、促轉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全力打好“五水共治”攻堅戰,統籌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深入推進水氣共治、城鄉共治,全面改善生態環境,加快建設美麗湖州,倒逼經濟轉型升級包養俱樂部。四是堅定不移抓實事、惠民生。抓住群眾最關心、最包養金額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實現城包養網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市民,保障群眾安居樂業,確保社會安定和諧。五是堅定不移抓作風、優保障。堅持敢擔當、重實干、善攻堅,以逢山開路、遇河搭橋的精神抓推進,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甜心寶貝包養網的勁頭抓落實,在干事創業中錘包養煉作風,在作風改進中保障發展,打造一流的政務環境,營造一流的發展氛圍。
TC:sugarpopular900